【民革前輩與新中國的建立】何香凝:新中國華僑事務奠基人

發布者:魏彬發布時間:2019-08-19浏覽次數:488

圖片.png

何香凝(1878-1972),原名谏,又名瑞谏,别号雙清樓主,廣東南海人,民革創始人之一。1949年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第一至三屆名譽主席等職。民革第一、二屆中央常委,第三屆中央副主席,第四屆中央副主席、主席。第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團結國民黨民主派,發起組建民革

抗日戰争後期,為了更有效地反抗獨裁和反動統治,何香凝開始着手籌劃把國民黨的民主派組織起來,以便集中力量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鬥争。1941年,何香凝同李章達、梅龔彬、柳亞子等多次商談,醞釀起草國民黨民主派組織的綱領。

她認為,隻有成立國民黨民主派組織,才能更好地開展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工作。在流亡廣西期間,何香凝經常與李濟深、李章達等人接觸,交流組織政黨問題。何香凝和大家達成共識,要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必須首先改變國民黨統治集團反共、獨裁和對日妥協的錯誤政策,恢複孫中山三大政策。欲達此目的,除了國民黨以外的政治力量,還需把國民黨内部的民主力量組織起來,在國民黨内部開展鬥争,瓦解、分化蔣介石集團的力量。為此,衆人決定推舉李濟深、何香凝來領導籌建國民黨民主派組織的工作。

圖片.png

1947年香港,何香凝和從事抗日活動的文藝界人士在淺水灣。

抗日戰争勝利後,中國面臨着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抉擇,國民黨愛國民主力量也随之将迎接一場新的鬥争和新的考驗。何香凝在中國往何處去的問題上,明确而堅定,她對蔣介石賣國、獨裁、内戰的反動政策深表憤慨,堅決擁護中國共産黨關于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的主張。于是,她更加積極地号召組織國民黨内的民主力量,并進一步拟出政治綱領和組織章程草案,提出了要求民主、反對獨裁、實行孫中山三大政策的政治主張。

1946年3月,李濟深、何香凝等籌建的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簡稱“民促”)成立。民促在成立宣言中宣布:以“民有、民治、民享”為最高準則,“以實現革命的三民主義,建立獨立、自由、民主、幸福的新中國,為行動之最高标準”;主張結束蔣介石獨裁專政,根據孫中山“天下為公”的精神,成立各黨派民主聯合政府。民促積極聯絡國民黨内民主派人士,開展民主運動,并利用各種關系作國民黨軍隊将領工作,動員他們不參加或反對内戰。何香凝為民促的組建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民促、民聯等組織的成立,是國民黨愛國民主力量的大聯合,為國民黨民主派同國民黨反動派在政治上和組織上的徹底決裂,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最終成立,作好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1946年6月23日,蔣介石以30萬大軍圍攻中原解放區,點燃了全面進攻的戰火。何香凝對此非常痛心。她與彭澤民、蔡廷锴等緻電譴責蔣介石,強烈要求蔣介石立即停止内戰,以政治協商解決問題。同時緻電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希望“和平為懷,相忍為國”。中共中央對他們的呼籲給予極大關注,毛澤東還複電:“諸先生呼籲和平,語重心長,至為感佩。”1946年11月僞國民大會召開後,蔣介石連續頒發“戡亂”動員令、撤銷政治協商會議令、宣布民主黨派非法令等等,國内形勢急劇惡化。

1947年4月,李濟深和朱學範一道到何香凝家中去,正式商談國民黨民主派聯合問題。何香凝與李濟深認為:“國民黨反動統治集團破壞停戰協定,不顧全國人民反對,悍然發動内戰,進攻延安,叫嚣消滅共産黨。在這種情況下,再和他們講團結,希望恢複政治協商,組織聯合政府,已不可能了。必須把國民黨内的愛國分子組織起來,推翻蔣政權。這就需要成立一個組織,以便名正言順地進行号召。”同年5月4日,何香凝與李濟深、彭澤民、李章達等民促負責人在香港聚會,再次商讨與民聯等正式成立聯合組織的問題,與會者一緻認為,應當盡快團結國民黨内一切愛國民主力量,建立自己的革命組織,以便更好地與中國共産黨合作,共同推翻國民黨蔣介石政府。同年9月,民促、民聯和其他國民黨内民主派人士會聚香港另組新黨,關于新黨的名稱問題,香港籌備處收到多方建議。根據宋慶齡意見,何香凝當即倡議這個革命組織就叫“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當時有許多同志嫌棄“國民黨”幾個字,何香凝主張保留“國民黨”三個字,并申明自己的理由:當前南京政府在戰場上已經敗北,國民黨内部人心惶惶,不少人對各自的前途正在抉擇,形勢需要我們這樣做。在當前形勢下,隻有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我們這個組織才會興旺發達,才能在與共産黨真誠合作中發揮分化敵人的作用。她的建議得到了與會同志的贊同,大家同意采納何香凝的提議,把即将成立的革命組織定名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圖片.png

1909年,廖仲恺、何香凝攜女兒廖夢醒(前右一)、兒子廖承志(前左一)在東京時合影。

帶領民革,參與新中國的締造

民革的建立,使國民黨愛國民主力量的聯合和鬥争大大地推進了一步。此後,民革在李濟深、何香凝等領導下,以革命派的嶄新面貌和戰鬥姿态站在人民一邊,促進了國民黨内部的分化瓦解,沉重地打擊了蔣介石統治集團,使國民黨反動派更加分崩離析,從而加速了其滅亡的進程。同時,也使中共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增加了一支勁旅,從而加強了人民革命戰線的力量。

何香凝廣泛呼籲全國人民加緊鬥争,共同為徹底摧毀蔣介石賣國獨裁政權而盡力。1948年2月16日,何香凝針對上海女工、學生等進行反獨裁、反内戰、反饑餓示威遊行慘遭國民黨當局鎮壓,造成死傷和被捕多人的慘案,聯絡42人聯名發出《聲援上海抗暴運動宣言》,指出:已經走上末路的蔣介石政權,臨近滅亡時就“更加明目張膽地出賣國家利益,以換取美帝國主義的貸款和軍事支持……也就更加倒行逆施壓迫人民,殘殺人民,造成白色恐怖的局面來妄想挽救殘局!”她說:“廣大人民對于這壞政府已經不再有一絲一毫的幻想了。”呼籲要加緊鬥争,打倒“這腐朽萬惡的統治集團”,并堅信“更壯大更堅強的人民隊伍将繼續勇猛前進,以達到徹底摧毀賣國獨裁政府的勝利”。

1948年春,随着解放戰争的勝利進軍,國民黨反動派陷入了全面危機,整個中國的政局已經發生根本變化,中國革命勝利在望。4月30日,中共中央根據中國革命的曆史進程和全國人民的願望,适時發出了“五一口号”,在海内外引起了極大反響,迅速得到各個方面、各個階層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

圖片.png

1948年5月,何香凝與在港的民主人士合影。

5月5日,李濟深、何香凝等代表民革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的民主人士發表《緻全國同胞電》,竭誠擁護中共“五一口号”。同日,何香凝等12人還聯名緻電毛澤東和解放區全體同胞,再次表示:“貴黨五一勞動節号召……密合人民時勢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何勝欽企,除通電國内各界暨海外僑胞共同策進,完成大業外,特行奉達,即希朗洽。”

據此,何香凝與李濟深等人積極響應中共中央毛澤東的号召,以香港為中心,促進新政協運動的開展。新政協運動是一個廣泛深入的政治運動,它指明了民主黨派向着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勝利前進的具體道路。在何香凝等人推動下,各民主黨派在香港紛紛集會,發表通電、宣言、聲明,反響熱烈,大家圍繞新政協召開問題貢獻意見并提供研究辦法,決心為打倒蔣介石獨裁政權、促進召開新政協進而建設新中國努力奮鬥。

在中國共産黨的周密安排下,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和著名愛國民主人士的代表從這年的8月起陸續到達解放區,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1949年4月,何香凝為參加籌備新政協和參與締建新中國的工作,應中共中央的邀請,離開香港北上,于當月中旬到達北平。在北平火車站,何香凝受到了朱德、周恩來、鄧穎超等人的熱烈歡迎。前來車站迎接的還有許多從黃埔軍校畢業的著名将領和民主人士,以及各界代表等,車站月台上擠滿了歡迎的人群。曾經一起度過艱苦戰鬥生活的許多舊友又重聚一起,何香凝高興得熱淚盈眶。此後,何香凝與其他民主黨派人士一道,積極參加了籌備新政協的各項活動,參與了新中國的籌建工作。

當蔣介石集團拒絕接受北平和平談判達成的《國内和平協定》時,毛澤東與朱德于1949年4月21日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何香凝次日即發出通電,表示擁護人民解放軍向全國進軍、徹底消滅反動派。她号召:“我們全國人民都一齊起來,幫助毛主席這個命令的實現。”這期間,她還動員一些深明大義的國民黨故舊棄暗投明,宣布起義,歸向人民。

圖片.png

1951年,何香凝與宋慶齡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三次會議期間合影。

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勝利召開,何香凝出席了這一盛會,并在第一天的大會上代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發表講話。她說:“我慶祝這新的人民民主共和國千秋萬歲……中國的自由平等,節制資本,耕者有其田,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所有這些中國革命的目的,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得到了實現,我們可以告慰在九泉下的孫先生了!”她還指出,中國共産黨人堅強奮鬥取得的勝利,“證明毛主席的新民主主義是比我們所信仰的革命的三民主義來得妥善些,要來得徹底些。我們信仰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義的信徒,今天,要來做一個模範的新民主主義工作者”。

她強調,各民主黨派要“全心全意地擁護中央人民政府……尤其應該要實行政府的法令、政令,勤儉節約……實事求是,這才對得住全國的人民,對得起無數死難的烈士”。并堅信“隻要我們能實現‘共同綱領’,保持和加強我們的團結,共同向帝國主義作鬥争,遵守孫中山先生的親蘇政策與毛主席建國方針,在毛主席領導下團結奮鬥,那麼,我們的國家前途是無限光明的,我們人民的前途是無限幸福的。”

會議期間,何香凝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讨論、審定與通過工作。她還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的選舉。在這次會議上,何香凝被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何香凝和其他國家領導人一同登上了雄偉莊嚴的天安門城樓,以無比歡愉的心情參加開國大典,并檢閱海陸空軍和群衆遊行隊伍。當禮炮齊鳴,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時,何香凝心潮澎湃,撫今追昔,不禁感慨萬端。孫中山、廖仲恺逝世20多年來,她為孫中山的理想和事業努力奮鬥、苦苦追求,終于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孫中山的理想和事業真正實現了,自己也為新中國的誕生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她萬分欣慰,内心更加堅定了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她将以嶄新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圖片.png

何香凝與家人合影

投身新中國建設,主持國家僑務工作

1949年冬,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何香凝被任命為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此後整整10年間,何香凝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僑務工作上,承擔起協助中共中央、國務院研究制定僑務工作方針,保護華僑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做好為華僑服務的重任。

據不完全的統計,何香凝利用國慶節、元旦、春節等喜慶節日向海外華僑發出的廣播詞、獻詞,以及在各種會議上發表有關談話、演講,以及親緻僑胞、僑屬的函電等共40篇次;此外,還發表了多篇有關僑務方面的論文、詩章。她向華僑熱情地介紹中國的進步和成就,積極鼓勵、動員華僑和歸僑僑眷以各種形式參與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引導僑資向有利于國計民生的經營方向發展。

新中國百廢待舉,秉持“全心全意為僑胞服務”的方針,何香凝帶領廣大僑務工作者探索破解僑務工作難題的辦法,參與并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維護華僑正當權益,保護歸僑僑眷合法權利的僑務工作方針,如《土地改革中對華僑土地财産的處理辦法》《關于貫徹保護僑彙政策的命令》等。

圖片.png

1953年2月,毛澤東和時任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的何香凝交談。

何香凝把“保護國外華僑的正當權益”作為華僑事務委員會的中心任務,積極領導僑委為“協助和領導華僑進行互助互濟,興辦文教福利事業,增進華僑間的友愛團結,發揚愛國精神,同時為增進華僑同僑居國人民的友好關系而努力。”

何香凝通過講話或寫文章等方式,多次号召海外僑胞發展革命愛國傳統,團結起來當好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地人民友好橋梁和使者,并為保衛世界和平做出貢獻。她殷切希望擴大華僑中的愛國民主統一戰線,使之廣泛地開展和鞏固地建立起來,認為“這廣大的民主統一戰線,應該包括各階層、社團和各界人士,隻要是愛好和平民主的愛國分子,都能參加這愛國民主統一戰線”。同時,還殷切希望國外僑胞能夠更加促進祖國與僑居國的友好關系,要“遵循我國的和平外交政策,自覺地成為祖國和平友好的使者,更加發揚光大與僑居國人民的傳統友誼,促進與僑居國人民的文化合作與經濟合作”。

何香凝熱情地向海外僑胞介紹祖國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偉大成就,号召廣大華僑大力支援祖國的各項建設事業。她指出:“祖國的進步和強盛,提高了國外華僑的地位,是華僑長遠利益最可靠的保證。”何香凝強調,“招緻國外華僑資本,回國投資于各方面的經濟生産事業,參加人民祖國的建設”“是僑務政策的另一個基本的而又是長遠的方針。”為此,何香凝領導僑委研究并提出了适合華僑投資的辦法和形式。何香凝還于1951年1月倡導設立了公私合營的華僑投資公司,華僑回國投資參加祖國建設的積極性日益提高,投資的數量随之逐年增加。

根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精神,何香凝帶領僑委制定了“一視同仁,不得歧視;根據特點,适當照顧”的僑眷、歸僑政策。在她和僑委的不懈努力下,歸僑、僑眷的種種問題基本上得到妥善解決,赢得了廣大歸僑、僑眷的擁護和歡迎。

圖片.png

1959年,何香凝接受印度尼西亞華僑歸國觀光團獻旗。

何香凝還特别重視歸僑、僑眷子弟的升學問題,先後在北京、廣州、福建集美創辦了三所歸國華僑學生中等補習學校,在廣州恢複暨南大學和在泉州創辦了華僑大學。何香凝特别強調要抓好這些學校的教育質量,她語重心長地指出:“僑胞把子弟托給我們,我們一定要把他們培養好,這才對得起僑胞。萬萬不要誤人子弟!”到1957年,“近四萬多歸國華僑學生進入國内各級學校學習,其中已有約百分之二十進入了高等學校,還有将近兩千名歸國華僑學生先後從高等學校畢業,參加了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何香凝的付出和努力,加深了海外僑胞對新中國的了解和熱愛,促進了海外僑胞的團結,為擴大愛國統一戰線以及為新中國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發揮了獨特作用,也為新中國僑務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來源: 團結報團結網


Baidu
sogou